


備注:本站各種產品資料及食品配方介紹僅供參考,不構成本站承擔法律責任的保證或陳述。食品生產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劑,需嚴格遵照國家標準GB2760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的規定,制定最適合的生產配方、生產工藝、檢測監控和品質控制,以保證產品的品質以及質量安全。

首頁 - 行業新聞 - 正文
各國天然食用色素的生產現狀
2018-04-23 17:30:50
各國天然食用色素的生產現狀近年來,天然食用色素在國際市場上銷售額的年增長率一直保持在10%以上,由于市場前景看好,需求量逐年上升,各國竟相開發生產。而食用色素的生產是需要得到有關方面許可后方可進行,如在世界范圍內食品添加劑是由FAO/WHO吸收發展中國家參加的標準化技術委員會(JECFA)來制訂一個國際性的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。但JECFA只對極少數天然食用色素制定了ADI值,其余均未作評價,允許按需要量添加,這是由于大多數天然食用色素安全性很高的緣故。目前各國對天然食用色素允許生產和使用的種類還存在差異。如FAO/WHO允許食用的天然食用色素有:紫草紅、安拉妥、花色苷類、辣椒紅、焦糖色素(銨法)、紅花黃色素、葉綠素銅鈉(鉀)、β-胡蘿卜素、胭脂紅、番茄紅、姜黃色素、藏紅花、郁金香、葉黃素等。
美國允許生產和使用的主要種類有:胭脂樹橙、脫水甜菜粉、焦糖、β-胡蘿卜素、胭脂紅、葡萄皮紅花色素、海藻粉色素、果蔬汁色素、辣椒色素、菊科植物粉末及提取物、玉米胚乳油、核黃素等。
日本允許生產和使用的主要種類有:胭脂樹橙、紫蘇色素、紅花黃素、可可色素、甘草色素、葉綠素、羅望子色素、漿果類色素、茜草色素、紫根色素橘子黃素等。
我國允許生產和使用的天然食用色素有四十余種,生產廠超過百家,年產量超萬噸。生產和使用的主要品種是焦糖色素,約占天然食用色素總產量的70%。由于其他天然食用色素的成本高、不穩定等原因,很少使用,主要用于出口。除焦糖色素外,產量較大的品種還有姜黃色素、橘子黃素、辣椒紅色素、紅花黃色素、葉綠素銅鈉、玫瑰茄色素、高粱紅色素等。國內生產廠家雖多,但大多規模小而且分散,并且存在重復建設、原料綜合利用率低、成本高、資源浪費嚴重等問題。若要增強國際競爭能力,必須加強行業管理,統一規劃,提高原料的綜合利用率,從而從根本上達到降低生產成本、增強市場競爭能力的目的。<轉貼>
